维尔心理健康网门户网站
WWW.HSHXT.COM

高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青少年人群-这些「抑郁症」高发群体,值得所有人关注

高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青少年人群-这些「抑郁症」高发群体,值得所有人关注

在刚过去的两会上,全国人大代表、广州大学副校长李小琴建议加强抑郁症防治工作,并要将抑郁症及心理咨询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,同时,2021年3月1日在京举行的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19-2020)》发布会上,「抑郁症」也再次被提及。

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19-2020)》显示:现代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严重的地区、户籍、学历及年龄差异。以「抑郁症」为例,东部地区抑郁高风险检出率为13.4%;东北地区检出率为12.4%;中部地区检出率为20.6%;西部地区检出率为20.1%。

农村户口人群中抑郁高风险检出率为16.5%,城镇户口检出率为14.0%。大学本科及以上群体抑郁高风险检出率为13.6%;中专/大专群体检出率为16%;高中及以下群体检出率为18.1%,且18-25岁人群心理健康指数要低于其他各年龄段。

治疗方法_1

由此可见,东部地区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其他地区;城市户籍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农村户籍人群;高学历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低学历人群;高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青少年人群。然而,除了这些大体上的心理健康差异,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更多的抑郁症易患因素,其主要可分为以下两方面。

非自身因素

家族遗传

受家族遗传因素影响的发病人群在抑郁症中占了很大比例。也就是说,如果家族中有患抑郁症人群,那么这个家族中的其他人,或是下一代患抑郁症的几率都要远高于普通人。
环境影响

相比和谐、健全、温馨的家庭环境,一个生活在父母离异、家庭矛盾不断,又或是对于一些留守儿童来说,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必将在很大程度上低于前者。且若长期保持这样低沉、昏暗的生活状态,抑郁症发生率也将大大提升。

此外,对于一些公众人物来说亦是同理,由于他们的一举一动常被观众放大审视,稍有差池便可能遭到舆论攻击,因此他们患抑郁症的风险也相对较高。

童年创伤

有一项关于「抑郁症患病因素」的研究发现:童年时期遭受过虐待、性侵的人,他们在成年后患抑郁症的风险普遍较高。换句话也就是说,一个人儿时遭受到的心理创伤,将很可能延续至他们成年,并会对他们成年后的心理健康状态造成影响。

身体疾病

我们总是习惯劝诫身边人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,但这对于一个长期病痛缠身的人来说,可谓强人所难。病痛的折磨,不仅会对一个人身体造成影响,更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其心理带来严重负担。当这些琐碎的负担逐日累计,那么便有很大几率上升至更严重的心理疾病。

自身因素

性格偏执人群

多数情况下,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、认知,以及心理健康程度。若一个人性格过于偏执,便会对很多事物产生更高执念,以及更苛刻的要求。这里并非要说“追求完美”是错误的,但当过分高要求而不得时,就极易给心理造成更大的压力,从而将自身整个心理健康状态拉至最低点,造成糟糕的心理疾病。

敏感性格人群

「敏感」是一个很难平衡把控的性格,适当的敏感可以给人带来更客观的认识,反之,无论过强或是过弱,又都会成为不好的性格缺陷。然而这种性格缺陷给人们自身带来的最直观危害,就是提高了心理疾病的发生率。

自卑、自负人群

过度的自卑感会让一个人长期处于压抑和极度否定的状态下,进而对心理状态产生糟糕影响。他们很容易将一件事情的成败关键强加在自己身上,而一旦事情失败,他们就会认为是自己不够优秀、自身能力不足所致。

但其实,这些经常习惯自我否定、自我批评的人,又往往是别人眼中较为优秀的人,只不过这种优秀很难被当事人自己看到。反之,那些极度自负的人,也同样是抑郁症高发人群。

由于过分自负造成的错误习性,常会使他们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惯以自己为中心,无法考虑到周围人的感受。当他们身边人因不愿继续忍受选择远离时,自负的人又会因无法意识到自身问题,从而出现“别人不愿与自己交友”的错误心态。久而久之,这种错误心态便可能延伸成更糟糕的抑郁情绪,给自身带来危害。

「抑郁症」本就是一个容易被各种因素左右而患上的疾病,而上述所涉及的人群,更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。因此在平日生活中,一些可以避免和改正的自身问题,还需及时克服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相关推荐